2月19日,由欧美同学会和南京大学共同主办的“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谱写留学报国新时代华章”主题论坛上,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、南京大学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欣然作了题为《立志科技自立自强,谱写留学报国的南大华章》的精彩分享。王欣然是去年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120名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代表之一,论坛期间,他接受了记者采访,分享了这一年来的心路历程。
在处理对待他者的德性和智慧方面,中国人确实早熟,尧舜时期就形成了“协和万邦”“柔远能迩”的观念。
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,也是创新的第一资源,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、最为积极的根源性要素。没有人才优势,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。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。因此,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,本质上即是人才通过创新来驱动高质量发展。在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下,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,坚持尊重人才、尊重创造,提升人才资源这个“关键变量”的“高度”“宽度”和“长度”,可以更好地以人才引领驱动各层次各方面创新,为高质量发展贡献“最大增量”。
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中心主任、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谢茂松日前接受中新社“东西问”专访指出,中华民族虽经历一次次忧患,总是能剥极则复,更加发展壮大而持久,这一切都来自于自强不息的中华文明主体精神,一以贯之于中国发展进程之中。
20世纪90年代初,星云大师率团到俄罗斯圣彼得堡访问。
过去,一谈到“购物季”,许多人会联想到西方的圣诞购物季,对“黑色星期五”的热闹采购场景印象深刻。西方圣诞购物季之所以广为人知,除了西方国家自身经济繁盛的原因外,还在于其对外国商品进口的拉动作用,让世界都分享到圣诞假日经济的红利。
中国在未来是否仍然既是世界工厂,又是世界市场?全球疫情、地缘竞争,再叠加仍未偃旗息鼓的中美贸易战,又将如何影响中美两国企业对对方市场的看法和规划?中新社“东西问·中外对话”邀请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及《胡润百富》创刊人和首席研究员胡润就相关话题展开对话。
从上海出发,历经504天,航程28000余海里,有着“环球航海中国第一人”之称的航海家翟墨穿越北极“死亡航道”,经受极地气旋、冰山、大雾、巨浪等艰难险阻,近日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不停靠环航北冰洋之旅。